公司动态

当前位置
网站首页
新闻资讯
公司动态

施工技术

时间:2022-01-21 浏览:369

工艺流程

施工准备→基层处理→找平、弹线→预排砖→浸砖→贴标志块、嵌八字靠尺→镶贴面砖→清理表面

1.施工准备

1.1 饰面砖镶贴前,室内应完成墙、顶抹灰工作。

1.2 门窗框已安装完毕。

1.3 水电管线已安装完毕,厕浴间的肥皂洞、手纸洞已预留剔出,各种器具已放好位置线或已安装就位。

1.4 有防水层的房间、平台、阳台等,已做好防水层,并打好垫层。

1.5 室内墙面已弹好标准水平线。

1.6 大面积施工前应先放大样,并做出样板墙,确定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,并向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。样板墙完成后必须经质检部门鉴定合格后,还要经过建设、监理、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认定,方可组织操作人员按照样板墙要求施工。

2.基层处理

2.1 光滑的基层表面应凿毛,深度为0.5~1.5cm,间距3cm左右。基层表面残存的灰浆、尘土、油渍等应清洗干净。

2.2 基层表面凸凹处,应事先用1∶3水泥砂浆找平或剔平。不同材料的基层表面相接处,应先铺钉金属网,方法与抹灰工程相同。门窗口与立墙交接处,应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。

2.3 为使基层能与找平层粘结牢固,可在找平层前先洒聚合水泥浆(107胶∶水=1∶4的胶水拌水泥)处理。找平层砂浆抹法与装饰抹灰的底、中层做法相同。

2.4 基层为加气砼时,应在清净基层表面后先刷107胶水溶液一遍,然后满钉镀锌机织钢丝网(孔径32mm×32mm,丝径0.7mm),用Ф6扒钉,钉距纵横不大于600mm,然后抹1∶1∶4水泥混合砂浆粘结层及1∶2.5水泥砂浆找平层。在檐口、腰线、窗台、雨篷等处,抹灰时要留出流水坡及滴水线,找平层抹后应及时浇水养护。

3.找平、弹线

在清理干净的找平层上,依照室内标准水平线,找出地面标高,按贴砖面积计算纵横皮数,水平尺,并弹出砖的水平和垂直控制线,横向不足整块的部分,留在最下一皮与地面连接处。

4.预排砖

根据设计要求、施工样板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向排砖,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,符合要求。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,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。非整砖行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,方法是用接缝宽度调整砖行。如设计无规定时,接缝宽度可在1~1.5mm之间调整。在管线、灯具、卫生设备支承等部位,采用整砖套割吻合,不得采用非整砖随意拼凑镶贴,以保证饰面的美观。 饰面砖的排列方法很多。质量好的砖,可以适应任何排列形式;外形尺寸偏差大的饰面砖,可采用单块留缝镶贴,用砖缝的大小调节砖的大小,解决砖尺寸不一致的缺点;饰面砖外形尺寸出入不大时,可采取划块留缝镶贴;饰面砖厚薄尺寸不一时,可以把厚薄不一的砖分开,分别镶贴在不同的墙面上,用镶贴砂浆的厚薄来调节砖的厚薄。

5.谨砖

面砖镶贴前,首先要将面砖表面清扫干净,并放入净水中浸泡2h以上,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。

6.贴标志快、嵌八字靠尺

镶贴面砖前,先贴若干块废面砖作为标志块,上下用托线板挂直,作为粘贴厚度的依据,横向每隔1.5m左右做一个标志块,用拉线或靠尺校正平整度;按地面水平线嵌上一根八字靠尺,并用 水平尺校正,作为第一行面砖铺贴的依据,以确保其横平竖直。

7.镶贴面砖

面砖镶贴从阳角处开始,由下往上进行。

7.1 粘结材料按设计要求选用,一般做法为采用1∶2水泥砂浆或掺水泥用量15%的白灰膏的混合砂浆镶贴,在面砖背面刮满刀灰,厚度宜为5~6mm,砂浆用量以铺贴后刚好满浆为止,贴于墙面的面砖应用力按压,并用灰铲柄轻轻敲打,使之紧密贴于墙面,再用靠尺按标志块校正平直。铺贴完整行面砖后,再用长靠尺横向校正一次。对高于标志块的应轻轻敲击,使其平齐;对低于标志块的应取下面砖,重新抹满刀灰再铺贴,不得在缝口处塞灰。然后依次按上法往上铺贴,铺贴时应保持与相邻面砖的平整。当贴到最上一行时,要求上口成一直线。

7.2 镶贴面砖时,如有脸盆镜箱的墙面,应按脸盆下水管部位分中,往两边排砖;肥皂盒可按预定尺寸和砖数排砖,整个工程做法应统一,均按已验收的样板间施工。

7.3 制作非整砖块时,可根据所需要的尺寸划痕,采用手工或机械切割。

7.4 如墙面留有孔洞,可采用切砖刀、胡桃钳或打眼器进行操作。

注意:镶贴墙面时,应先贴大面,后贴阴阳角、凹槽等费工多、难度大的部位。

8.清理表面

面砖铺贴后进行质量检查,用清水将面砖表面擦洗干净,接缝处用与面砖相同颜色的白水泥浆擦嵌密实,并将面砖表面擦净,全部完工后,要根据不同污染情况,用布或棉丝蘸稀盐酸刷洗表面,并随即用水冲洗干净。

冬季施工注意事项

1 冬季室内施工可采用热空气或带烟囱的火炉取暖,并应设有通风、排湿装置。

2 砂浆的使用温度不得低于5℃,砂浆硬化前,应采取防冻措施。

3 面砖在冬季施工时宜在2%盐水中浸泡2h,并在晾干后方可使用。